未加權 GPA 與加權 GPA:了解差異
GPA 是平均績點的縮寫,它衡量所有高中課程的學業成績。一般來說,GPA 的計算範圍為 1.0-4.0。它是衡量學生學業成功的主要指標。它被招生辦公室使用,也可以考慮獲得獎學金。
一般來說,未加權的 GPA 是使用更廣泛的計算方法。通常在 4.0 等級上,未加權的 GPA 是原始分數,僅影響課程成績。未加權 GPA 的最大缺陷是 AP 和榮譽課程比許多標準課程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技能,而這種額外的努力並沒有計入未加權 GPA。
轉換 GPA 最常見的方法如下表所示:
字母等級 | 百分比 | 未加權 GPA 量表 |
---|---|---|
A+ | 97-100 | 4.3 |
A | 93-96 | 4.0 |
B+ | 87-89 | 3.3 |
B | 83-86 | 3.0 |
C+ | 77-79 | 2.7 |
C | 73-76 | 2.3 |
C- | 70-72 | 2.0 |
D+ | 67-69 | 1.3 |
D | 63-66 | 1.0 |
D- | 60-62 | 0.7 |
F | <60 | 0.0 |
常春藤盟校要求 GPA 超過 3.5。如果學生的高中成績單主要是 A 和 A-,那麼他們將達到 3.85 左右,這正是常春藤盟校所尋求的。如果他們的成績單中有更多 B 和偶爾 C,GPA 可能會低於 3.5。
但是,請記住,未加權的 GPA 並不能說明課程難度。如果學生參加 AP 課程並獲得 3.3 的未加權 GPA,那麼他們可能比普通班級的 3.5 分更具競爭力。如果學生申請的學校僅使用未加權的 GPA,學生應考慮他們完成的 AP 和榮譽課程的數量。
了解加權 GPA 非常簡單。這個版本的學生平均績點說明了成績單上課程的困難度。具體來說,具有挑戰性的課程的評分範圍比未加權的 GPA 更大。
高中通常以 5.0 的標準分配加權 GPA,但也可以更高。例如,如果學生在 AP 課程中獲得 A,他們將獲得 5.0,如果他們獲得 B,他們將獲得 4.0,依此類推。考慮到課程難度,學生的 GPA 可能比成績相似的人更高。
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規模計算,所以這只是一個例子:
字母等級 | 加權平均績點 | 未加權 GPA |
---|---|---|
A+ | 5.3 | 4.3 |
A | 5.0 | 4.0 |
A- | 4.7 | 3.7 |
B+ | 4.3 | 3.3 |
B | 4.0 | 3.0 |
B- | 3.7 | 2.7 |
C+ | 3.3 | 2.3 |
C | 3.0 | 2.0 |
C- | 2.7 | 1.7 |
D+ | 2.3 | 1.3 |
D | 2.0 | 1.0 |
D- | 1.7 | 0.7 |
F | 0.0 | 0.0 |
頂尖大學的學術期望遠高於平均;事實上,大多數常春藤盟校學生高中畢業時的 GPA 都超過 3.5。